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2年成立社區投資共享基金,旨在通過多元化的社會資本發展計劃,推動市民及社會各界發揮「凹凸互補」精神,建立跨界別協作平台和社會支援網絡。這些計劃致力於建立互助互信、守望相助和社區凝聚力等社會資本,讓個人、家庭及組織互相支援,從而提升整個社區的能力。以下是三個值得關注的社區服務計劃,它們分別從不同角度關注長者健康和社區支援,共同建構更友善的社區環境。

「編織關愛 健康滿載」認知友善社區計劃

計劃簡介

此計劃由2024年2月1日至2027年1月31日在何文田邨推行。計劃透過「醫、社、商、校、政」協作模式,發揮各夥伴的專長,共同關懷和支援區內長者1。同時通過社區教育增加公眾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,並招募培訓社區持份者成為「社區守護員」,協助及早識別和支援有需要長者及照顧者,最終建構「居家安老友善社區」。

計劃目標及策略:

  • 加強社區認識:通過社區宣傳、街站和體驗活動,加強對長者及其照顧者需要的認識,並提供一對一簡易認知評估,及早發掘有疑似認知障礙症狀的長者,提供適切支援和轉介服務
  • 推動社區參與:舉辦恆常運動小組和防跌運動班,凝聚區內長者,強化其活動能力和自我效能感,推動社區參與並建立鄰里互助網絡;組織長者、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長者及照顧者建立互助小組,編織同路人支援網絡
  • 編織支援網絡:招募培訓社區人士和企業義工成為「社區守護員」,為區內長者和家庭提供支援服務(如社區保姆支援、配對探訪、護送服務等);深化「社區守護員」的自務能力和發展,以持續支援區內長者和護老者
  • 跨界別協作:成立跨界別協作委員會,透過定期會議檢視社區需要,擬定促進建立社會資本的策略和行動計劃;聯同協作夥伴義工合辦各類型支援長者活動,承托區內居民需要

服務對象

  • 社區長者、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長者及其照顧者